丹东园区扶持招商政策实施要点
| 招商引资政策 |2025-09-03
内容概要
丹东园区依托鸭绿江独特的区位优势,精心构建了一套综合性招商政策体系,旨在通过招商引资加速区域经济转型。该政策聚焦跨境贸易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,核心内容包括税收减免、用地优先保障及专项产业基金支持,强力推动边境商贸、生态旅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式发展。同时,强化对朝合作通道建设,优化营商环境,以打造黄海之滨开放型经济新高地,实现"边贸+文旅+制造"的协同集聚。值得注意的是,产业政策的设计不仅注重短期激励,更强调长期可持续性,通过产业扶持机制降低企业运营风险。
企业应提前评估自身资源匹配度,结合政策优势制定分阶段投资策略,以最大化利用丹东的跨境贸易枢纽地位。
丹东园区政策优势
依托得天独厚的鸭绿江区位优势,丹东园区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政策体系,旨在高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。其核心招商政策,特别是针对跨境贸易与文旅融合两大主导方向,提供了实质性的优惠与保障。在产业扶持层面,园区管理机构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,实施力度空前的税收优惠政策,并优先保障优质项目的用地需求,确保产业载体的有效供给。同时,设立了专项产业基金,为符合园区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后盾,精准落实产业政策目标。这一系列政策组合,不仅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,更极大提升了园区对边境商贸、生态旅游及高新技术等关键领域企业的吸引力,为打造黄海之滨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。
跨境文旅融合亮点
丹东园区依托独特的鸭绿江地缘优势,将跨境贸易与文旅产业深度捆绑,打造出极具吸引力的融合业态。政策层面,通过极具竞争力的招商引资策略,特别是对融合类项目实施产业扶持,如对新设立的文旅商贸综合体提供招商政策中明确的“免三年所得税、减半两年”优惠,并优先保障其用地需求。在具体实践中,园区精心规划了“边贸+文旅”特色动线,例如在免税购物区无缝衔接朝鲜民族风情体验馆、生态观光游船码头,形成“购、赏、游”一体化的沉浸式消费场景。这种融合模式,不仅放大了边境商贸的活力,更显著提升了文旅产品的独特性和附加值,成为吸引投资的核心磁极。有力的产业政策保障与独特的资源禀赋结合,正推动园区成为东北亚跨境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区域。
产业集聚发展路径
丹东园区依托鸭绿江战略区位,构建创新性“边贸+文旅+制造”集群发展路径,通过强化招商引资政策与产业扶持举措驱动集聚效应。具体而言,优化招商政策如税收减免及用地保障,吸引边境商贸、生态旅游及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入驻;同步实施产业政策,提供产业基金支持,整合对朝合作通道资源,促进价值链融合。据研究显示,这种路径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形成产业协同优势,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。
